本書主編
蔡文彬,1942年9月2日出生於河南省許昌縣艾莊回族自治鄉蔡莊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。1963年從河南省許昌縣高中畢業考取成都電訊工程學院(現電子科技大學)。1966年參加「文革」,是四川省學生造反派組織——紅衛兵成都部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。1968年5月起任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、9月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革命委員會副主任。1968年12月畢業分配到電子工業部成都國營784廠任技術員。1973年5月兼任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。1977年12月繼續擔任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委員。1978年5月根據趙紫陽的提議,中共四川省委決定蔡文彬帶職下派到四川省邛崍縣擔任縣委副書記。1984年2月調四川省體制改革委員會、四川省政府經濟研究中心任研究員,從事經濟體制改革的研究工作。1989年辭職創辦民辦高校——四川天一學院和民營企業——成都天一集團公司(現四川天一道盛投資有限公司),任院長、董事長。
封底文字
眼前這五十多篇,不是詞章家的筆墨,不是旁觀者的詠嘆,都是過來人的心血。
——原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 鮑彤
本書的成就,已經超越了編者和作者最初的設定。它的根基在於求實,它的價值超越回憶。一切願意了解中國改革的起源的人,固然決不應該錯過本書;而一切希冀能夠對未來中國有所展望的人,也同樣不容忽略本書。
——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系教授 吳國光
「文革」使趙紫陽第一次大徹大悟,是他走上改革之路的起點!「六四」使趙紫陽第二次大徹大悟,是他的思想從體制內改革昇華到走民主憲政之路的起點!趙紫陽使我完成了從造反派到改革派再到民主憲政派的思想轉變。
——主編 蔡文彬
在四川歷任省委書記中,趙紫陽是最受幹部和百姓擁護和愛戴的。趙紫陽也是全國七十年代後期在農村和城市的農業、工業、商業、財貿、金融、科技等領域中大膽進行全面改革探索的唯一一位省委書記。他是共產黨內唯一的經過「六四」槍聲而徹底醒悟,其思想從體制內的改革走向民主憲政之路的領導人。
——主編 蔡文彬
目錄
鮑 彤:序
吳國光:導言
新政舉要
李欲曉:杜星垣評趙紫陽
王能典 楊忠好: 四川農民懷念紫陽
常光南:回憶廣漢改革
向嘉貴:四川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紀實
林 淩:趙紫陽領導四川改革紀略
楊嶺多吉:一個民族幹部心中的趙紫陽
陳煥仁:頂住政治壓力,成功防震抗震
蔡文彬:趙紫陽叫我搞改革
興革大端
辛文:趙紫陽在我心中是最高的
孫志強:他一切為群眾著想為社會著想
周 頤:歲月滄桑憶紫陽
衛廣平:他打開了整個禁區
馮振伍:「一靠政策,二靠科學」
趙文欣:「要吃糧,找紫陽」
周裕德:從紫陽五下蓬溪到全縣包產到戶
黃新鈺:我親歷兩件大事:撤銷人民公社和發展鄉鎮企業
朱鍾麟:趙紫陽心中農業和農民最重
陽治國:農民有錢賺 他高興得很
張新琴: 他啟動了四川牧業的改革
陳 力:一項改革建議的提出和採納
鄭 青:紫陽同志對城鎮集體經濟權益的保護
袁文平:趙紫陽與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」
范少端:他是老百姓的領路人
軼事記詳
孫 振:關於趙紫陽的三篇文章
雷新乾:趙紫陽的工作作風和人格魅力
陳文書:紫陽作風五記
李熾昌:求真務實的作風給我留下永遠的記憶
馬識途:追蹤趙紫陽
盧子貴:滴水映紫陽
章均權:閑坐說紫陽
熊清泉:回憶趙紫陽在四川工作的點點滴滴
張興來:趙紫陽五下安岳
羅 毅:小鄉長三頂趙紫陽
鍾光林:注重實際 關心基層
陳慶福:他說農民沒有積極性什麼事情都辦不好
高未龍:川西平原留著紫陽的足跡
胡懋洲:紫陽關心化肥生產
段維義:兩件往事
楊志誠:他已很不容易了
陳述泉:紫陽不是牆頭草
陳 墨:趙紫陽救了我
季 怡:小事三則
雷新乾:三探紫陽話桑麻
胡作成:他在大邑向全川人民告別
楊達明:同紫陽憶舊聊天
陳文書:看望在金牛賓館休息的趙紫陽
黃留福:陪下臺的紫陽上山
許秉陽:接待軟禁中的趙紫陽
高占廷:懷念紫陽這樣的清官
李玉高:紫陽離川以後……
戰友深情
劉樹凡:回憶趙紫陽和魯大東的交往
陳文書:杜心源智護趙紫陽
郭曉黎:風雨故人情
文獻拾遺
范少端:趙紫陽的一次講話
楊達明:記趙紫陽在內江與縣委書記的談話
要事繫年
張繼祿 章玉鈞:趙紫陽履職四川大事輯要
主編的話 598
|